元小說

字:
關燈 護眼
元小說 > 大唐女繡衣 > 第110章 疑屍(6)

第110章 疑屍(6) (1/2)

第110章 疑屍(6)

言罷二人便出了宮門,喚來車馬,一同往相府行去。

至相府之中,喬凌菲便與薩摩雅娜做了安頓,各自依計劃行事。而狄仁傑則並未回府,直接與羅敬昀往禮部去了。

長安城,大理寺。

李珩等人齊聚大堂之內,就這焚屍案再做細緻分析,一來是這負屍之人如何攜帶屍體逃脫金吾衛巡街至大理寺門前,二來則是,這約摸一炷香的功夫這屍體如何站立不倒。

至於這逃脫金吾衛巡街一事着實不難,其一熟知這金吾衛巡街時辰及巡街線路,其二當是身手了得。滿足這兩點便可輕易將這屍首置於大理寺門前,而這負屍之人當是對這金吾衛巡街慣例當是十分了解。

自這大理寺遭劫之後這金吾衛巡街便嚴格了幾分,那日雖是受那武承嗣指使,金吾衛並未往義寧坊巡查,可這大理寺高低是個衙門,遭此橫禍,自是需上報,武則天聞言亦是惱怒不已,遂下令加強巡查,嚴查此事,可這過失盡數由武承嗣攬下,饒是如此,這金吾衛都尉亦是遭罰奉一載,只不過此事便不了了之,也未做深究。

而後這長安城宵禁巡街時辰及人員調度,則交由金吾衛都尉親自負責,故而這金吾衛行事亦是謹慎幾分。可這若是有心之人想要利用這金吾衛巡街空當,亦不是難事。

可這要揹負屍體穿越各坊,便是十分困難之事,且不說如何穿越坊間巡衛耳目,單就那高牆是如何越過,便須得費一番功夫。故而衆人推斷這屍體當是提前便安置在義寧坊內某處,至於爲何說是屍體,而並非是及時殺害,則是後續分析。

這便是白辰海所斷這屍體乃是新死,而並非於衙門前殺害。亦或是死亡數日的屍體,皆是因這人死之時,便是站立之姿,需半日時辰,這站立之姿便可僵直不倒。故而這人當是於白日間亡故,至於是如何死的,那一堆焚燬的屍骨卻全然無法查得。

照慣例這每有命案發生,當是確認屍體身份爲先,而此屍體唯一可循之跡便是那琉璃佩,可那琉璃佩之主人,卻是非常人可接觸,故而便率先將這琉璃佩線索擱置,先行找尋屍體身份。

而後諸多分析彙總之後李珩便差林笑愚與方鶴臨二人分往戶部司及京兆府衙門戶曹處查詢可有人口疑失案,而白辰海與藥羅葛牟羽則是分往長安及萬年二衙門處去查詢,範無咎則率一衆衙役往義寧坊大理寺周邊宅院府衙查探可否尋得蛛絲馬跡。

李珩則是往城衛府,調查近兩日入城人員造冊。

約摸至巳時三刻,除林笑愚之外衆人陸續折回大理寺中,將各自探查消息彙總,只是衆人所查詢結果則是相同——並未有人口報失案。

眼見這屍身身份線索全無,衆人也是無奈,只得等待林笑愚往戶部司查詢結果,半個時辰之後林笑愚驅馬折返大理寺,結果亦是未見人口報失。

因這戶籍制與賦稅、均役相勾連,故而這戶籍司便每隔三年便會更新,官府制定了詳細的戶籍編制流程,以確保在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而此外,戶部採用優質黃紙記錄所有的戶籍信息,以防信息流失。

而這戶籍造冊亦是嚴格非常,其一則是記錄戶主姓名和戶內所有的人口,包括他們的年齡、樣貌、性別和身份;其二,記錄每戶應當受田的總數以及已受和未受的田畝數;最後,要求戶主做出保證,所登記信息屬實,絕無隱瞞。

因這手實需要百姓主動向官府申報,故而官府會派“巡兒”去搜查客寓,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於每載正月期間,會組織進行戶籍檔案的底稿整理工作,即手實和記賬。這項工作將持續兩個多月,到三月爲止,由各縣首分別進行。

“團貌”工作,覈實人口的年齡和相貌等信息,以便制定“貌定簿”。年齡超過實際年齡稱爲貌加,年齡低於實際年齡稱爲貌減。縣府已完成所有信息整理,並將在三月底前將彙總信息送至州府。整理信息將形成三份卷宗,分別留存於州府、縣府和上交中央戶部。中央戶部將在當年九月整理各州報告,隨庸調運輸的車馬一同出發。此工作每年進行一次,每兩年的數據會進行一次審驗,並在第三年整理成正式檔案。

在戶籍整理完成後,過去的卷宗並不會永久保留,也不會立即被銷燬。各州縣的檔案將被保存十五年,而戶部的檔案則會被保存二十七年,超過這個期限後,方纔銷燬。

故而這戶籍所載當是無遺漏,藉此分析,這所焚之人則爲非編戶,所謂非編戶則並非由戶部司登記造冊,其一則是各種官戶,部曲奴婢之類私屬賤民。不過此類人也並非不作登記,而是由各屬官登記造冊,以備巡查。其二則是僧侶,衆僧侶亦是不由戶籍司登記,而是由鴻臚寺下置崇玄屬司令負責僧籍造冊。

如此一來,這案子便又陷入了僵局,若是這焚屍若是這僧侶戶籍,倒是以官文行事即可。可若是官屬,則需往各官員府中查驗,可這長安城中大大小小官屬宅院不下百所,且不說這體量之大,單就這官員品階高於這大理寺的,便是難纏。

此案便一時難以推進,衆人正一籌莫展之際,大理寺院內忽地飛來一隻白鴿,方鶴臨幾步踏出大堂之外,將那白鴿捉下。隨即便自那白鴿腿側取下信筒內密函,折返大堂中,將那密函遞李珩。

李珩隨即將那密函打開,密函內容簡單無比,皆是人名,且皆是武氏。李珩一看便知,這便是閣老自禮部問詢得知這琉璃佩所賜名錄,畢竟是聖人賞賜,必然登記在冊,故而這名錄當是未有偏差。

本以爲這琉璃佩當是數量頗多,可誰知,所制琉璃佩攏共九枚分別賜予子侄武承嗣、武三思,外甥賀蘭敏之、賀蘭敏月、及侄孫武崇訓、武延秀、武延基、武延義及方城縣主武崇蘭。    而所錄之人除賀蘭氏兄妹二人,其餘人等盡皆在世。而若是這琉璃佩若是自賀蘭家中得來,此事則非同小可。

李珩寧可不得這名單,心內也是安穩幾分,可如今這名錄已然陳於面前,不得不去面對。李珩隨即遣衆人分往各地核查琉璃佩去向,心中只願這琉璃佩乃是在世這數位遺失。

若當真是已故賀蘭氏之物,此事便是難辦至極。

傳聞這大堂第一美男子賀蘭敏之,年輕英俊,風流倜儻,妄行不法,傳聞與自己的毑母,楊姥姥有緋聞,平日仗着楊姥姥的關係恃寵而驕,爲人輕佻。而後楊姥姥的喪期還沒有過,敏之便已換下喪服,招妓奏樂享樂。當時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時常有許多宮女隨行,而敏之逼淫這些隨行的侍女。而後便遭坐罪賜死,年僅二十九歲。

而賀蘭敏月,當年也是宮中一樁奇案,只是最終也是懸而未決,傳聞亦是因其貌美,與李珩祖父李治暗生情愫,遭武則天嫉恨,最終下毒將其毒死。不過傳聞便是傳聞罷了,也當不得真。

可這二人事蹟,皆是直指武則天,無論這查與不查,皆是難辦。

李珩隨即差衆人暗中往武氏家眷中調查,可有疑失這琉璃佩之事。衆人領命之後便各出了大理寺衙。

這偌大的大理寺衙門中登時僅餘下李珩及牙官丁小,及重傷未愈的裴童卿及程檀睿幾人。

這一夜的大理寺唯獨李珩一人未眠,一面期待衆人歸來所報並非自己所想,一面則是期待喬凌菲的歸來,能沖淡這幾日籠罩於大理寺上空的陰霾,自然,李珩亦未於大理寺中停歇,而是往西門外,蘇落衡的新墳處去暗裏盯梢以免出了岔子。

而神都,狄仁傑府內則是一片歡聲笑語,恰逢次子擢升州司馬,便於家中設宴,宴請同僚,席間自然有喬凌菲提及那幾位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