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說

字:
關燈 護眼
元小說 >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 第58章 琵琶行8

第58章 琵琶行8 (1/4)

水鏡一轉,屏幕上的顏色一下子明豔起來,上面出現了一羣木偶似的小人,小人穿着粗製短打,操着一把鐮刀,躬身在麥田裏吭哧吭哧地割麥,模樣惟妙惟肖,一下子便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這就是他們看的百戲嗎?"伶人們眼睛放光。

連本在等詩的白居易也被吸引了目光,滿以爲楚棠會像之前那樣直接把詩句放出來,沒想到又開始整活兒了。

“後世總有奇趣。”

最開心的要數諸天萬朝的小孩子了,畫面中的小人玩偶似的,比戲臺上的人看着可親切有趣多了,紛紛目不轉睛地盯着,有的孩子甚至伸出小手試圖碰一碰,被家長飛快握住。

“噓――專心看。”

畫面拉遠,一羣婦人挑着擔子給在田間勞作的丁壯送來飯食,身旁的稚子也很聽話,抱着壺裝的湯湯水水和母親一起,麥田裏的男人毫無所覺,或者是根本不暇抬頭,仍舊揮汗如雨,旁白裏男聲響起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達官貴人們悄悄鬆了口氣,還好,看來不是要罵他們。

東晉。

陶淵明對這幾句詩大爲激賞: “造語平淡,淺切通俗,直寫田家勞作之景,清新而有逸趣,實是好句!"

他雖然不通稼穡之術,但到底是躬耕隴畝之人,對詩裏描寫的場景感到非常親切。不過,陶淵明看了看水鏡裏的畫面,不覺又有點苦惱。

人家怎麼收成那麼好呢?小麥覆隴黃,對比一下他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憂傷了,他決定,今晚就去找鄰曲的老農,好好請教一下種莊稼的竅門。水鏡裏的男聲繼續――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陶淵明沒忍住嘆了一口氣,去歲他在西田收割早稻時,和田間的老農有過一些短暫的交談,從一年春至耕忙,到年末堪堪獲得一家口糧;從清晨下地幹活,到夜晚披着露水荷擔回家,怎麼不是辛苦呢?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若是再趕上縣尉催稅,便是更無活路了。”

他這樣想着,就聽到水鏡裏的男聲疏忽停止,只見一個面黃肌瘦的婦人抱着孩子跟在割麥人的旁邊,左手拿着撿來的麥穗,右手掛一個破爛的竹筐,聲音悲切地講着自己的經歷:

"家裏的田地爲了交稅全都變賣了,我們孤兒寡母的,只好靠撿麥穗填飽肚子,聊以度日。"說着,低低抽噎了兩聲。一旁的割麥人沉默了,水鏡下的衆人也沉默了。陶淵明忽然覺得有幾分愧意,他尚有薄田,那農婦一家卻毫無立錐之地。

而那些達官貴人也是迅速臉色陰沉,高興得太早了,還是要罵他們。這白居易怎麼那麼討厭呢?!太極宮。

被《重賦》《輕肥》等詩打了一套組合拳的李世民已經麻了,他疲憊地捏了捏眉心: “朕總以爲大唐治下的百姓定能安樂,可你們看看,才過百年……"

長孫無忌等人也知道陛下心中不好受,出言勸道: “天下治亂繫於帝王,百年之後誰又能測?陛下寬仁,一心爲民,起碼我貞觀一朝,百姓並無此憂,餘下子孫事又怎麼是陛下能左右的呢?"

“是啊,"房玄齡也勸道, "貞觀二年,陛下心有蝗災致百姓不能活,生吞蝗蟲,誠感動天。陛下心有萬民,正當勵精圖治,如何要以後世子孫事自苦?"

李世民起身: “諸卿所言朕已知曉,只是朕高居宮闈,如今讀了這些詩才知民間之狀,雖異代有分,而此時未嘗不有鞭長莫及處,朕欲選欽差,私服尋訪,查探民情,以觀治亂,時相敦促,諸卿以爲如何?"

衆人對視一樣,紛紛拱手高聲: “陛下聖明!”

這邊君臣商議定,水鏡裏的動畫還未結束。鏡頭拉遠,畫面倏然變換,一個身着官袍的人望着農婦的方向,輕輕垂下頭,神情悵然地低聲念道: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畫面戛然而止,楚棠的聲音和視頻裏的聲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