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說

字:
關燈 護眼
元小說 > 謫聖 > 第9章 9、第一卷 玉京起妖禍 慶郎,我要跟你生猴子

第9章 9、第一卷 玉京起妖禍 慶郎,我要跟你生猴子 (1/3)

約莫七八年前,泰和坊文曲巷有戶姓李的人家,李氏夫婦舉案齊眉,卻多年求子未果,因李氏始終不願納小,李婦也逐漸過了能生育的年紀。

那年小寒日,玉京城方圓幾百裏上空飄着雪花,寒風凜冽。夫婦二人頂着嚴寒去城外的大無相寺還願,在寺中巧遇住持無相大師,大師對二人說:佛已知曉你二人至誠之心,已降下福報,你們往後要善待因果,萬不可欺心。

李氏夫婦還了願,又添了份豐厚的香油錢,見雪仍未有停止的跡象,擔心雪大路塞,便急忙回城。路過城外望玉亭時,發現亭中蜷縮着一個小小的人影,兩人趕緊走近查看,才發現是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小娃子,渾身打着冷顫,氣息微弱。而小娃子的懷中,卻緊緊抱着一隻小玄貓。

夫婦二人見其可憐,又遇天寒大雪,如若置之不顧,恐怕這小娃子就活不成了。

無奈小娃子對那隻小玄貓死活不肯鬆手,李式遂將其一起抱回家中,給小娃子喂下驅寒的湯藥後,李婦便悉心照料着。

又喂那隻小玄貓吃了些許流食貓糧,它很快就能跑動,然而小娃子卻仍舊沒有甦醒過來。李氏隨後又趕忙去請來了坊裏的醫師,經過把脈問診後,醫師雖說氣息微弱,卻尚無性命之憂,只需細細調養兩日自會醒來。李氏夫婦這才放下心來。

那隻小玄貓一直默默地守在牀邊,不肯離開半步,更是鮮有進食。

如此過了兩日,小娃子醒了,精神也好了許多,待喫下一些流食後,李婦便問她叫甚麼名字,今年多大,是哪裏人,家中可有親人尚在。

小娃子懷中抱着小玄貓,輕輕的撫摸着它,傷感道:“大娘,我叫如是,今年十二歲,不記得是哪裏人,家中也沒有親人了。”

李氏聽其遭遇,眼中也是泛起了淚花,她此刻腦海中想起了無相大師說的話,認爲這位小姑娘就是佛給他們送來的福報,頓時喜笑顏開,喜出望外。

於是詢問她是否願意留在府上,小姑娘能感受到夫婦二人對她是真情流露,不似作假,心中也是自然願意的,便爽快的應了下來,當場就喚了一聲爹孃。

李氏溫言安慰着,“好孩子,你受苦了,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你就是我們的孩子。”

從此以後,老兩口將小姑娘視爲己出,倍加呵護,每年都會爲她舔置幾件新衣。

有一次,小姑娘在家中做了一隻簡易的竹簫,李氏發現後,當天就花下十兩銀子去樂器鋪給她買了一隻新的。

如此過了兩年光景,小姑娘已經快到了及笄之年,出落得亭亭玉立,又知書識禮,孝順聽話,猶如大家閨秀;同時那隻小玄貓也長大了,以前文曲巷經常出現在各家廚房的老鼠,近一年來,卻是很少再出現了。

李氏夫婦對她更是越發心喜,越發憐愛,開始慢慢地爲她物色着良人佳婿。

文曲巷相傳爲亞子帝君的故鄉,然而也不知過去多少年了,巷子裏始終沒出過一位像樣的讀書人。這一年春天,巷子裏來了兩位貴人,一位是身穿緋袍的官員,官威十足;一位是身着青衫的中年儒士,溫文爾雅。儒士與李氏成了鄰居。

又過了兩月,儒士家中來了位客人,兩人品茗論政,相談正歡之際,忽然聽聞隔壁院子中響起了蕭聲,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兩人頓時驚訝不已,遂聯袂登門造訪。那位客人初見李如是時,頓時驚爲天人,又因其蕭聲世間罕見,談吐有禮,氣質不俗,於是起了愛才之心,遂與李氏相商,願出千金,請李如是去清平樂坊坐閣,不籤身契,不限其自由。儘管李婦萬般不捨,李氏卻被千金所打動,便應了下來。不料世事弄人,亦或是因果造化,李氏夫婦自那之後相繼病故,李如是再次無家可歸,便選擇留在了清平樂坊。

而當初那隻小玄貓,始終不離不棄,在她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守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