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說

字:
關燈 護眼
元小說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 (1/3)



  “禮樂征伐、慶賞威罰,此恩威之大端,不可下移之義,二柄在君,失之則天下無道。”

  “爲政以德忠信爲本。”

  “在君,言行由衷,言必行,行必果;在臣,言實不符,亦是不信;言行不由衷,匿端誣能,更是不忠,不忠不信是爲不臣。”

  “君不君、臣不臣則大非無道。”朱翊鈞合上了書本,將今天講的內容做了總結,也是對戚繼光進京之事,做了個總結。

  大明眼下仍然是國不富,兵不強,但好在還有點錢,戚繼光回了京,也算是有了強兵,所以就可以將禮樂征伐、賞行罰威,試探着向晉黨的地盤推行了。

  張居正俯首說道:“在君,則洞察下情,明辨是非,而後以慶賞威罰行之;爲臣,則時時警醒,兢兢業業,而後以守職避嫌行之。如此,君臣當各安其位,各行其道,君臣如一體,和衷共濟,克度時艱,則君臣之道皆安,天下向治哉!”M.Ι.

  朱翊鈞站起身來,微微欠身回禮道:“賴元輔先生輔國、教書育理。”

  “陛下謬讚,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於陛下之職分也。”張居正再次俯首回禮說道:“臣告退。”

  張居正退到了文華殿之外,才站直了身子,轉身離去,他端着手,向着文淵閣而去,這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兒,但是似乎沒有哪裏不對勁兒,陛下所言,都是他教的。

  他走到了文淵閣前,才意識到了哪裏不對勁兒。

  禮樂征伐,是國之大端,國家大事,在祀在戎。但是這論着論着,是甚麼時候,論到了慶賞罰威之上,那麼威福之柄,除了禮樂征伐,似乎多了慶賞威罰的定義。

  關鍵是這個定義,還是他爲了回答陛下,地方爲何做大,自己說出來的!

  慶賞罰威出自哪裏?

  出自《韓非子·二柄篇》,論恩威賞罰不可授之以人,曰: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但是似乎又沒有甚麼不對勁兒的地方,按照儒家的說法,恩威在祀在戎,也就是禮樂是教化、儀禮,而征伐是戎事、是征戰;在法家的恩威之中,則是慶賞威罰,畏誅罰而利慶賞。

  只靠教化,又無法解決當下族黨橫行,宣府、大同實質性藩鎮的問題,這麼解釋威福之柄,似乎沒有甚麼不對的地方。

  張居正爲何要讀《韓非子》?

  他是個循吏,他懂變通,有用他都讀,他不僅讀《韓非子》,還讀《墨子》。

  張居正不再深究,開始處置國事,在一本本的奏疏上貼上浮票,他其實自己都沒發覺,離經叛道這種事,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小皇帝在習武的時候,兵科給事中李樂到吏部領了閱視侍郎的印信,而後到會同館驛配驛,打算次日就出發,順着驛路前往大同巡檢邊方,閱視長城鼎建。

  李樂剛辦完了事,回到家中的時候,在門前,看到一個等候多時的人,這人是全晉會館跑堂的,手裏拿着一封請帖,看到了李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