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說

字:
關燈 護眼
元小說 > 如何爲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 第22章 泥土沾穗粒

第22章 泥土沾穗粒 (2/7)

 “別理他,我們進屋說。”朱襄對趙括道。

 趙括冷哼一聲,沒有拔出劍,抬着下巴跟着朱襄離開。離開時,他明明可以直行,與藺贄擦肩而過,他卻故意繞了一個大圈子,以顯示自己對藺贄的嫌棄。

 藺贄也冷哼一聲,然後懶得理睬趙括,故意張開嘴對着嬴小政哈氣。

 嬴小政被燻得對藺贄飽以嫩拳,惹得藺贄哈哈大笑。

 朱襄回頭看了一眼玩鬧的藺贄和嬴小政,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寵溺。

 趙括看到朱襄的表情,感到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傷害,不僅眼睛疼,胃裏也開始翻騰。

 “你若想將來有成就,就不要和藺贄這種人來往。”趙括甕聲甕氣道。

 朱襄道:“我年少遭難,承蒙藺公相助才能活到現在。若我不與藺禮來往,恐怕將來才難有成就。”

 聽了朱襄綿裏藏針的話,趙括沉思了一會兒,臉上倨傲的神色淡了一些,道:“我雖厭惡藺贄,但你說得對。”

 朱襄見趙括如此爽直,倒是對自己之前的輕視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知道最近趙括在邯鄲聲名鵲起,他自己之前經營的名聲已經無人提起,連街坊鄰里都在說馬服子如何如何好。

 藺公又在那裏生悶氣。與商人打交道時,商人說馬服子最近買了很多田宅。朱襄猜測,趙王已經拜趙括爲將軍了。

 朱襄曾想過做點甚麼,但他知道自己做不到。趙括父母的話沒用,藺公的話也沒用,趙王鐵了心要用趙括,他能做甚麼?

 今日趙括來找他論戰,朱襄又生出了一些希望。

 後世趙括與隋煬帝、李建成等人一起,被網友們供奉爲網廟大哲之一。那時的話術是,趙括其實很厲害,比白起還厲害,只是趙王拖後腿。

 後些年好一些,話術變成了趙括雖然比不上白起,但他能和白起打幾個月,已經很厲害了,若沒死肯定是名將。

 至於能支撐論證的證據,沒有。他不是死了嗎?他沒死肯定能證明我說的話。

 和朱襄一起拼單出差的考古系的同事,曾經罵過引起這些歪風的網絡營銷號很多次。

 趙括他爹說趙括不行,趙括他娘說趙括不行,名臣藺相如說趙括不行,老秦王和他的臣子們經過深思熟慮認爲必須讓趙括領兵。和趙括同時代那麼多厲害的人都說趙括不行。

 幾千年後的人連長平之戰古戰場在哪都經歷了幾次考古挖掘才確定,白起阬殺了多少人都還是個歷史謎題,但是他們就認爲自己比當時的人能瞭解趙括,趙括很行。

 歷史中,趙括歷史中七月換掉廉頗,八月就被戒斷了糧道。白起爲了儘可能地減少秦軍損失,故意圍了趙括四十六天,九月阬殺趙軍。

 其實八月趙軍被戒斷糧道時就已經敗了。

 白起修建工事調兵遣將,設計趙括入包圍圈,好斷趙軍糧道花費的時間,都要用差不多一個月。可見知道趙括來了後,白起開始做準備,做完準備趙括就敗了。趙括這兵敗的速度,實在是說不上“抵擋了白起幾月”。

 趙軍斷糧四十六天,是指戒斷糧道四十六天;趙軍不是斷糧後沒有潰散,而是秦軍把他們圍了起來等他們死。

 就像是趙武靈王難道被圍困在沙丘行宮是不想出來,願意被餓死嗎?是外面的人不准他出來。這和甚麼趙軍自己意願沒關係,白起從一開始就準備打殲滅戰。

 趙括也不是見勢不對英勇突圍。

 他本應該在被戒斷糧道的時候就果斷斷尾求生,領着當時還有糧草的趙軍突圍。但他龜縮在包圍中等着趙國派人來救援,完全沒算到趙國已經派不出增援軍隊。直到趙軍的糧草耗盡,士卒之間開始互相殘殺喫同袍的肉時,他才醒悟不能等了,帶着快餓死的趙軍突圍。

 那時候的趙軍怎麼可能還有突圍的戰鬥力?!

 從這件事的細節還能看出一件事,普通士卒已經開始互相殘殺喫人肉的時候,趙括和他身邊的勇士還能組織起一支騎兵。這表明不僅趙括和他身邊的勇士沒有受到斷糧影響,甚至他們的馬都還有糧草。

 元末明初朱元璋收佔領揚州的青軍的時候,爲何知道青軍是故意殘害揚州百姓,而不是斷糧了被迫喫人肉?就是因爲青軍還養着馬。

 朱元璋發現此事後,親自將青軍將領剮了以祭奠揚州百姓。

 同樣是趙國的將領,李牧每隔幾日就殺馬殺牛以提升士卒士氣。無論是打匈奴還是打秦國,李牧所率領軍隊的士氣總是能碾壓對方。

 趙括在糧道被戒斷的時候不思突圍,而是等到四十六天後垂死掙扎;普通士卒互食人肉,他和他身邊的勇士們還能有戰馬騎。從這兩點,現代大部分人都可以說,“我尋思我比他強一點”。

 不過若是現代人,面對白起肯定是“能守住就行,我他媽腦子抽了纔去和白起打野戰。甚麼?不是白起領兵?白起又沒死,他無論是遠程操控還是偷偷跑來,不都是分分鐘的事嗎!”。

 正常人不會因爲白起沒在前線出現,就當白起已經死了。

 雖然不是像宋高宗那樣,拴條狗都行。但現代智商正常人的人確實可以在這件事上吹噓,“我上可能真的沒這麼慘”。

 朱襄不知道歷史中長平之戰的細節。但他是這個時代的人,聽到的是這個時代趙括的名聲,所以他很早就發現,趙括確實不能領兵。

 他沒有和趙括論戰過,不知道趙括兵法造詣有多高超。趙奢、趙母、藺相如等人認爲趙括不能領兵,本也不是針對趙括的兵法造詣。

 和後世人以爲趙括的“紙上談兵”,是指他讀死書,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戰情況不同。趙奢和趙母的話非常清楚,趙括的弱點在於“對打仗嚴酷性的輕視”“對麾下將領和普通士卒的輕視”。

 趙奢說,戰爭關係無數將士的性命,趙括卻不知道戰爭有多沉重。

 趙母說,丈夫打仗的時候將賞賜都分給下屬和普通士卒提升士氣,從當將軍的那一天起就一心爲公,再不問家事;趙括當了將軍之後就用下巴看人,把賞賜收到庫房中,天天想着去哪置辦家產。

 這樣的將領,他的失敗和兵書、和勇猛、和天時地利有甚麼關係?

 正如趙母所說,趙括不能領兵,是因爲“父子異志,願王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