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統一戰線1
段裕後同志聽完十分喫驚,他想了想連忙推辭,“怪君同志,我不合適擔任這麼高的職務,我畢竟剛剛過來……”
“老段,你就不要推辭了,對你的任命是穀雨同志親自推薦的,中央也已經批准了。
我們不是國民黨反動派,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四路軍參謀長趙鋪同志也跟着勸說,“是呀,老段,別推辭了!
你別看我是黃埔出來的,可是多少年沒有打過仗了,軍校學的那段東西也沒剩多少了。
現在讓我管一管軍校還可以,但讓我領導總部的軍事工作,防範日寇可能的侵略,實在有些力不從心,你來領導,同志們都可以放心。”
趙鎛同志這番話確實是真心實意,戰爭年代有沒有軍事能力,立竿見影,大家心裏都有數。
現在幹部這麼缺乏,穀雨爲甚麼把趙鋪留在總部幹參謀長,不讓他下去帶兵,歸根到底就是這個原因,他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指揮工作。
現在遼西的局面雖然緩和下來,但是鬼子甚麼時候對熱河發動進攻,攻擊四路軍總部,誰也不知道,所以爲了總部的安全,趙鑄讓出指揮權是必然的,他自己心裏也有數。
再說了,穀雨爲甚麼這麼做,當然也是千金買馬骨,讓這些中央派過來的指揮員們安心工作,北方局的同志心裏都明白。
施怪君趙鋪都明白,段裕後同志自然也明白,他想了想,只好說道,“那我先代理一段時間,等穀雨同志回到了北票,我再和他好好談一談。”
施怪君心裏挺滿意,段裕後做出了這樣的姿態,大家就比較好相處了,就在總部的同志開始磨合之際,穀雨陳賡所部已經轉移到康平法庫一帶,並站穩了腳跟,部隊也已經壯大到了五千多人,成爲了遼東北義勇軍的主力。
穀雨陳賡部,十二月底前往彰武,從東北軍騎三旅的手中接過了彰武的城防,不過一縱隊只安排了兩個中隊駐防,主力都駐紮在城東鄉村,並派出大量工作人員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同時瞭解地方情況。
到達彰武之後,一縱隊立刻派出工作人員,與彰武本地的金子明部、新民的耿繼周部取得聯繫,還有遼北蒙邊公署各路人物,都需要打一聲招呼,拜一拜碼頭,我們四路軍一縱隊過來活動了,請你們多加照應,大家聯合抗擊日寇。
這一塊的工作,李鏡湖同志也在做,所以周邊的英雄們,對於四路軍過來倒也沒甚麼反對,新民和公署那邊自然無所謂,反而有些親熱;四路軍受到東北軍的看重不是新聞,在他們眼裏,大家都是一家人,有這股戰鬥力強大的部隊過來了,接下來的仗就比較好打了。
倒是金子明部一些人對四路軍一過來就佔住了彰武縣城,很是有些不滿意,但金老先生並沒有說甚麼,反而好言打發了四路軍的信使,答應互相照應。
金老先生對當前的形勢看得比較清楚,日僞軍強大,各路義勇軍有必要互相照應,相忍爲國的道理必須懂;再說了,從四路軍的佈局中,也可以看出這幫熱河人都是明白人。
當然了穀雨也沒有忘記了剛剛騙了漢奸一堆武器的高鵬振部,相比於那幾位要麼是彰武的名人,要麼是東北軍的中高級將領,高鵬振一個鬍子,自然並不得人待見。
雖然黃顯聲嘉獎他的勇武和狡猾,但是他的江湖地位擺在那裏,自然頗受冷遇,高鵬振事實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並沒有準備留在家鄉發展,而是準備前往遼西,與一到三路軍會合,共謀打擊日寇。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四路軍的信使過來了,帶來一封信,四路軍一縱隊王司令員希望與高司令見上一面,共商抗倭大業。
四路軍來到遼西之後,兩戰就消滅了擁有三千多人的張學成部,此時早就傳遍了遼西,各路豪傑自然相當佩服。
所以高鵬振看到信之後,十分高興,說道,“沒想到四路軍竟然也知道我高鵬振!”
高鵬振得意的將來信交給身邊幾位黃顯聲派過來的同學傳閱,高鵬振的三位同學李宇明和李振東、李榮昌等人,都是東北軍的基層軍官,他們同樣也很高興。
同樣是義勇軍,如果可以選擇,他們自然願意選擇戰鬥力更強、備受東北軍重視的四路軍,而不是和這位鬍子同學整天混在一起,顯得檔次太低。
抗日當然沒錯,但他們也要爲未來考慮,所以四路軍這封招攬意味明顯的信,自然也獲得了他們的認可,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放心,比如他手下的小弟雙勝,就認爲是不是要小心一些,對方來意不明呀,萬一起了賊心,吞併了咱們,那就不妙了。
高鵬振揮揮手,“胡說八道,四路軍都是從熱河過來的豪傑,一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這樣的人物又怎麼可能對我們有歹心!”
“大哥,防人之心不可無呀!”
李宇明笑着說道,“我看這樣,司令可以帶着警衛排一起過去,四把手提衝鋒槍也帶上,四路軍看到您的裝備如此好,就算有歹心,也不敢有大動作!”
“至於嗎?”
不
過這個時候其他人也一起勸說,高鵬振這才答應下來。
第二天按照約定的地點,高鵬振騎着高頭大馬,帶着三十多位兄弟,前往兩家駐地中間的高家棚子一帶會面。
對於這樣的會面,穀雨作爲一把手,自然不方便出面,所以就交給了八面玲瓏的陳賡,他想了想,又看了看身高一米九以上的楊靖宇,捶了捶他的胸口,“老張,你這副身板比老王要強得多,你也一起過去,以後咱們與高鵬這樣的草莽英雄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你跟着油嘴滑舌的老王好好學一陳賡很不滿意,“谷總宣,你是瞧不起我呀!”
“當然瞧不起你,有本事咱們拼一拼刺刀!”
陳賡端起穀雨的水杯,喝了一口,“我王某人不如某人身高馬大,先天不足,拼刺刀不行在情理之中,不過比起槍法,哈哈!”
穀雨瞥了他一眼,毫不客氣的打擊起老王,“我不僅身高馬大,腦子也比你好使,有你這個大警衛員在,還輪不到我用槍!”
楊靖宇同志見兩人互相嘲諷,也哈哈大笑起來,陳賡同志惱羞成怒,踢了一腳楊靖宇,“老張,咱們走,讓老谷得意去!”
穀雨看着兩人離開的身影,哈哈笑了起來。
這一次他頂風冒雪,和一縱隊陳賡等同志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臘月一起前往彰武,一路上大家互相照應,互相攙扶,終於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從陳賡同志搶他的水杯和他互相開玩笑,就知道這位情商很高,性格幽默的同志,已經在內心深處接受了他的領導。
陳賡甚麼時候轉變的,穀雨並不知道,也許是九一八之後,也許是東北特殊論出爐之後,也許就是這一次他和一縱隊一起出徵;不管是哪一種,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已經被陳賡同志接受了,這就夠了。
至於爲甚麼接受,是認可他的能力,是佩服他這段時間的成就,還是欣賞他敢於一起前往遼東北拼殺,亦或是別的,穀雨並不想知道,他只需要知道這個結果就可以了。
現在是艱苦的創業期,也是北方局的高速上升期,這段時間,他只希望所有人保持高度一致,一心一意的發展,小心思可以有,對他的不滿也可以存在,但絕不允許帶到工作中,阻礙了革命事業的發展。
但如果陳賡這樣的核心幹部,願意在內心深處接受他的領導,他自然更加高興,紀律上服從和內心深處的接受並不一樣,這一點穀雨比誰都清楚。
留給四路軍大發展的時間真得不多了,現在能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發展壯大,只有壯大了,在北方擁有了鞏固的根據地,未來不管是抗日還是擊敗國民黨反對派,解放全中國,都會容易很多。
想到這裏,穀雨端起陳賡喝過的水杯,渾不在意的喝了一口水,喝完之後,他又一次哈哈笑了起來,內心充滿了得意,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資格拿大將當警衛員的,老子現在就有這樣的本事了,哈哈!
再說陳賡,他和楊靖宇同志,同樣帶着一個裝備精良的騎兵排,前往預定地點和高鵬振見面。
陳賡雖然沒有見過鬍子,但和這樣的草莽英雄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服氣。
怎麼服氣,紀律嚴明,裝備好,訓練好,指揮官有魅力,鬍子自然就服氣了,所以他除了嘴上要說服高鵬振,也需要讓高鵬振看到四路軍與東北軍和其他民團不一樣,是一直真正出色的軍隊。
想到這裏,陳賡就想起了穀雨,真是非同一般的厲害呀!
對日寇侵略的提前預判,可見眼光之超前;選擇東北創辦抗日根據地和義勇軍,可見洞察力之敏銳;因地制宜,提出東北特殊論,迅速調整政策,建立黨領導下的抗日統一戰線,使得革命隊伍迅速發展,可見其人既能堅持原則,又能根據形勢的變化,靈活處理;頂風冒雪,不畏嚴寒,和部隊一起來到遼西,又一起來到遼東北發展,奮戰在革命第一線,也可見其人意志之堅定。這樣一位出色的同志,本來就應該站在很高的位置,指導革命事業的開展,所以原來對穀雨的那些芥蒂,不知不覺間,消失得乾乾淨淨。
也不知道甚麼時候起,他開始和穀雨親近起來,而穀雨顯然也很樂意他的靠近,兩人十分默契得越走越近,今天竟然連穀雨的杯子,他都端起來喝了一口水……
想到這裏,陳賡同志有些好笑,也許是這段時間革命事業的進展過於順利了,以至於他的心態都慢慢輕鬆下來,再也不需要向以前那樣完全繃緊了神經,還是這樣好,這樣才真正安心呀!
就在這時,楊靖宇同志策馬跟了上來,笑着問道,“老王,你一直在中央工作,中央的領導都和谷書記一樣,這麼身先士卒、平易近人嗎?”
陳賡抓了繮繩,降低了馬速,和楊靖宇肩並肩騎着,想了想,笑着說道,“呵呵,每一位領導同志都有不同的特點,等到革命成功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真希望革命早一點成功呀!”
“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我們在南方建立了那麼多根據地,現在北方工作又有了突破,革命又進了一大步,成功是
必然的!”
“是呀,有谷書記這樣的領導在,我們一定會成功!”
見楊靖宇同志如此說,陳賡同志笑了笑,兩腳一夾,戰馬迅速跑了起來,楊靖宇同志也快馬加鞭,迅速跑了起來。
四路軍的同志來到了高家棚子,高家棚子屬於平原地帶的東北村莊,當地有幾百人,見一大隊騎兵過來了,都十分慌張,村裏面的保安隊員紛紛防範起來。
政治副排長與高家棚子的老鄉溝通了一番,告知他們過來的是四路軍,準備借龍王廟談事,請他們不要驚慌,四路軍不是鬍子,紀律嚴明,不會欺負老百姓的。
高家棚子的人,也有聽說四路軍的,知道他們紀律不錯,不過以前沒有接觸過,老百姓自然也不敢掉以輕心。
陳賡看到這一幕,指示部隊不要進村,而是請一位滿臉驚慌的老鄉帶領,前往龍王廟。
陳賡好言安慰了一番,對他客客氣氣;這個老鄉回去一彙報,高家棚子的老鄉才慢慢放下了心,確實是四路軍,胳膊上都有標誌,再說了,鬍子待人也不會這麼和氣。
所以老鄉們也就接受了政治副排長和兩位戰士進來,聽他們宣傳了一番抗日救國的道理,老鄉們也都答應會配合四路軍,不會出賣祖宗,當漢奸……
與此同時,陳賡和楊靖宇兩位同志在龍王廟裏面坐了下來,等待着高鵬振的到來,戰士們則讓人看住馬,其他人迅速散開,開始了警戒。
過了一會,高鵬振帶着他的警衛排騎兵,也來到了高家棚子,老鄉們又一次被迫警戒起來。
四路軍一位戰士騎着馬迎上去,先是敬了一個軍禮,客氣的說道,“高司令,王司令員和張副司令員正在龍王廟等着您!”
高鵬振十分滿意,對方的司令和副司令都來了,真是給他面子,所以高鵬振哈哈大笑,“這位小兄弟,頭前帶路!”
高鵬振看到高家棚子的老鄉都在警戒,有些不在意的高聲說道,“高家窩棚的老鄉們,不用怕,我是老梯子,不欺負人!”
老鄉們聽高鵬振這麼一喊,互相看了看,也慢慢有所鬆懈,老梯子的名頭大家都知道,自然可以放心。
高鵬振笑着對身邊聯絡的同志說道,“小兄弟,你們以後在新民彰武阜新一帶遇到甚麼麻煩了,打着我老梯子的名頭就行!”
這位聯絡員不卑不亢的說道,“我們四路軍的宣傳副排長,已經進村了!”
“宣傳副排長?
這是甚麼職務?”
“宣傳副排長主要是向戰士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同時也幫着排長處理一些軍務上的瑣事,比如發放軍餉,處理違法的戰士,還有教戰士們讀書認字等。”
高鵬振聽完,琢磨了一番,點點頭,回頭說道,“有點意思,宇明兄,咱們以後也可以搞一個宣傳副排長,有他們盯着,下面的小子們就不敢亂來了!”
“是個好辦法,司令,您談您的,我仔細問一問四路軍到底是怎麼搞得!”
高鵬振的馬隊很快就來到了龍王廟,陳賡和楊靖宇兩位同志得到彙報後,立刻走出來,與高鵬振李宇明等人熱情的打招呼,握手。
對滿面笑容的陳賡同志,高鵬振還不在意,但是看到楊靖宇,他不由得十分喫驚,好傢伙,如此猛漢,如同一座鐵塔一樣,竟然還只是副司令,看來這位王司令也不能小瞧呀,怪不得人家能滅了張學成。
高鵬振又仔細打量了一下四路軍部隊,見三十多士兵站在四周警戒,戰備也就那麼回事,都是仿漢陽造,但這些戰士精神都高度集中,一聲不吭的看着四周,心中不由大震。
同時是部隊,四路軍明顯紀律更加嚴明,自己帶來的一個排,雖然裝備好,但一過來,雖然也在警戒,但戰士們不斷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差得有些遠了……
陳賡楊靖宇和高鵬振李宇明來到龍王廟裏面,陳賡笑着說道,“高司令,地方簡陋,也只能委屈你了!”
說完,他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楊靖宇同志也接着坐了下來;高鵬振見狀,眼裏突然放出了亮光,這個四路軍的王司令不是個講究人,真好呀,要的就是他不講究,老子怕得就是他講究,那樣老子反而不好和他合作了!
所以高鵬振和李宇明也坐了下來,這時候陳賡開始了正題,“高司令,我們四路軍是甚麼來路,你也知道,我們爲了打鬼子,纔來到了遼寧!
小鬼子在咱們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不把中國人當人看,咱也要讓他知道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伺候。”
高鵬振聽到這裏,猛地一拍地面,“王司令說得好,就是那麼回事!
我之所以拉起救國軍,就是這個原因。
九一八那天,我在瀋陽養傷,親眼看到鬼子在瀋陽殺人放火,街上到處都是死人,那個場景,真是慘呀!”
說到這裏,高鵬振不由得長嘆了一聲,“政府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爲甚麼就不抵抗呢?
瀋陽是這樣,錦州也是這樣,要是真得打不過丟了東北,咱們老百姓也認
了,怎麼能這麼窩囊呢!